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遗传性补体缺陷病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如何诊断鉴别,遗传性补体缺陷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B因子、血常规 一、检查: 1.补体溶血试验:CH50和CH100可确定是否有C1,C2,C3,C4,C5,C16,C7及C8功能缺陷,缺乏上述任何一种成分,CH50都会降低,CH50是在补体存在时使抗体致敏的羊红细胞发生溶血所致,因而是测定经典途径成分的,应用含唾液酸低的兔红细胞即APH50测定的溶血试验可检测旁路途径成分缺陷,APH50正常提示有B因子,D因子,备解素,C3及C5—8存在,如果上述筛选试验结果显示CH50活性十分低下,则需进行每种补体成分的检测,如果一个患者有重茺感染但无抗体缺陷或吞噬细胞异常时,应行CH50检查。 2.若CH50检查结果正常,则行APH50检查;如果APH50非常低或测不出其活性,则应行B因子测定,因为在H因子或I因子缺乏时都会有B因子过度消耗,而B因子的原发缺陷至今尚未发现。 以上是对于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遗传性补体缺陷病易混淆疾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获得性补体缺陷是补体活化(如循环免疫复合物或内毒素存在的情况下)过程中造成的,它可增加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在临床上,获得性初体缺陷很常见,如烧伤患者伴有的低补体血症和败血症;肾病综合征患者易患感染性疾病,其血清补体水平也有异常;肿瘤化疗患者可伴有低补体血症,调理及杀菌功能障碍。 镰刀细胞贫血患者常继发补体缺陷,此类患者常伴有严重的细菌感染,尤其是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Koethe等人认为这是由于患者体内D因子部分缺陷使患者的调理功能受损所致;脾脏切除术后也出现调理功能障碍;在营养状况差,蛋白质热卡不足时,也会造成所有补体成分功能低下,另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过程中造成的补体大量消耗也是造成补体缺陷的原因,治疗原发病可纠正补体缺陷。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指尖健康为您介绍的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应该做哪些检查,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遗传性补体缺陷病”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