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尤其是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症状,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什么表现?得了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怎样?以及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哪些并发病症,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见症状: 皮肤瘀点、瘀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尿 一、症状 1.出血 首发症状,皮肤出血最常见,皮肤淤斑、脐残端及穿刺点渗血,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肺出血、颅内出血。出血多且不易制止。 2.休克 由于微循环广泛血栓形成,通路受阻,发生循环障碍,出现休克。 3.栓塞 受累器官缺血缺氧致功能障碍,甚至坏死。包括肝、脑、肾、肺、消化道 .临床表现为肝、肾衰竭、呼吸窘迫、惊厥、昏迷、肺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淤斑或坏死。 4.溶血 纤维蛋白丝与红细胞膜相互作用,红细胞变形受损发生溶血。有贫血、血红蛋白尿、黄疸、发热。 1.病史 观察原发病的发展变化,观察出血倾向的变化。 2.DIC的主要指标 监测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3P试验等项目的动态变化。 3.原发疾病 存在易引起DIC的有关疾病。 4.出血倾向 临床多发性出血倾向。 5. 微循环障碍与休克 广泛微血栓致微循环障碍,回心血及排血量不足,全身小动脉扩张→休克,血压下降→ 休克加重DIC。 6.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 如皮肤、皮下、黏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脑、肺等脏器功能不全。 7.血小板下降 血小板 89.3P试验 3P试验阳性或FDP ***L(肝病时***L)。 9.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L或进行性减少或高于4g/L(肝病时<1g/L)。 10.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或呈动态性变化;或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或延长>10s。 1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70min或纤溶酶原减少。 12.其他 Ⅷ∶C减少,VWF∶Ag增高,Ⅷ∶C/VW∶Ag降低。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血浆B-血小板球蛋白(B-TG)或血栓氧丙烷A2(TX A2)增高;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增高或纤维蛋白转换率增速;血栓试验阳性。 二、诊断标准 1.绝大多数(约90%)有明显出血倾向,常为皮肤、粘膜、内脏等广泛出血,如胃肠、肺和颅内出血等; 2.少数有弥散性栓塞(如皮肤坏死等); ***有血小板降低,外周血红细胞畸形碎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因子I、V、Ⅷ亦降低,纤维蛋白裂解产物增高。 以上是对于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发症,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见并发症: 休克 一、并发病症 本病即为许多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休克致死亡。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