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窦性心动过缓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窦性心动过缓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窦性心动过缓如何诊断鉴别,窦性心动过缓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窦性心动过缓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一、检查 可见到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发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征。 依靠心电图检查,有下列表现: 1、窦性P波的形态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有较大差异 这是由于窦性心动过缓时窦房结的起搏点多位于尾部,其发出的激动多沿中结间束下传;而窦性心动过速时窦房结的起搏点多位于头部,激动多沿前结间束下传。虽然窦房结的头、尾相差仅15mm,但由于结间束优先传导的特点,所以两者的窦性P波形态有差异,Ⅱ、Ⅲ导联的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稍低平。 2、窦性P波的频率 成人应<60次/min,通常为40~59次/min,多在45 次/min以上。亦有慢至35次/min左右者,甚至有20次/min的报告。<45次/min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婴幼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率,在1岁以下应<100次/min,1~6岁应<80次/min,6岁以上应<60次/min。 3、P-R间期 ***~***。 4、QRS波 每个P波后紧随一正常的QRS波,形态、时限均正常。 5、T波、u波窦性心动过缓时正常,也可表现T波振幅较低,u波常较明显。 6、Q-T间期 Q-T间期按比例延长,但校正后Q-Tc间期则在正常范围内。正常Q-Tc=Q-T(s)/应≤***。 以上是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窦性心动过缓应该如何鉴别诊断,窦性心动过缓易混淆疾病。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鉴别?: 一、鉴别 1、二度窦房阻滞 当发生2∶1、3∶1窦房阻滞时,心率很慢,类似窦性心动过缓。两者可依据下列方法鉴别,经阿托品注射或体力活动后(可做蹲下、起来运动),窦性心动过缓者的窦性心率可逐渐加快,其增快的心率与原有心率不成倍数关系;而窦房阻滞者心率可突然增加一倍或成倍增加,窦房阻滞消失。 2、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P′波,一般是较易识别的。值当P′波重叠于T波上不易分辨时,可被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其鉴别点为: (1)仔细观察可发现TP′混合波与其他T波的形态是不同的。 (2)可从T波低平的导联上寻找未下传的P′波。 (3)心电图描记时可加大电压(增益):走纸速度增至50~100ms,重叠于T波的P′波可显露。 3、 2∶1房室传导阻滞 2∶1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未下传的P波可重叠于T波中,T波形态发生增宽、变尖、切迹、倒置、双向等变化,或者误为此P波为u波而被忽略,而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其鉴别点为。 (1)仔细观察可发现TP混合波与其他T波的形态是不同的: (2)心电图描记时可加大电压(增益),走纸速度增至50~100ms,重叠于T波的P波可显露。 (3)注射阿托品或改变心率后,则重叠于T波中的P波可显露,并可与u波相区别。 4、房性逸搏心律 房性逸搏心律较少见,其P′波形态与窦性心律的P波明显不同,但如果房性逸搏点位置接近窦房结时,则其P′波与窦性P波在形态上不易区别。其鉴别点为: (1)房性逸搏心律通常持续时间不长,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可使窦性心率加快、房性逸搏心律消失。 (2)房性逸搏心律规则,而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指尖健康为您介绍的窦性心动过缓应该做哪些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窦性心动过缓”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